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革命性质的确定主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任务、结果等因素。最主要的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与结果;理解长征精神2、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2)从红军胜利──失败──胜利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找出因果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理解长征精神教学方法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来突破重点、难点,体现了参与式学习,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学学习技能;另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关于中国近代的发展概念。单元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时分配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课时第12课北伐战争1课时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课时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