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识与技能: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过程与方法:用情境展示、故事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以及辩论赛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的人生态度,形成宽以待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换位思考的实质。教学难点: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故事:《车上的和车下的》,导出课题。展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二)讲授新课:1、小测试:想一想,你认为那对夫妇会如何说?2、第一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我的烦恼(2)小军和小明的故事结论: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敢于质疑: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在别人身上吗?故事一则:盲人提灯的故事备注:出谋划策:她该怎么办?结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3、第二站:理解至上善待他人备注:故事感悟:小鱼在乎生活大课堂:(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2)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结论: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自由谈论:《扶与不扶》学生先看视频一则,思考,最后展开辩论。老师总结:扶老人就是扶明天的自己!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生活感悟:用欣赏的眼光(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四)作业:练习册<当堂训练>部分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