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花红的原因,理解本文所阐明的事理。2.过程方法: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难点:掌握此类课文的阅读方法,品味文章的精美之处。。教法选择练习法、学导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25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激情导入,创设情景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板书课题及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三、指导学生先学1.借助《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了解作者。2.检查预习情况,识记课文中生字生词。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4.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1.了解作者:贾祖璋(1901-1988)现代科普作家。2.学习字词,扫清文字障碍三棱(léng)镜褪(tuì)色裸(luǒ)露3.回顾说明文的相关知识。(1)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3)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4)说明顺序: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1.听歌曲,创设情景,听导言,产生求知的欲望。2.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3.看屏幕,明确学习任务4.了解作者。5.认清字形,读准字音6.回答相关问题。1.课前播放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多媒体出示目标3.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4.出示作者。5.课件出示字词6.提问说明文相关知识。补充说明。C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特点—用途主要—次要)4.理清文章结构(1)齐读第一部分(1自然段),思考在文中有何作用?(设疑:总说;用设问句引出要说明的问题)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2)速读文章第二部分(2—10自然段),看看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的?并给第二部分分层次。(解疑:分说;第一层2—7,内部原因;第二层8—10,外部原因)(3)探究:2—6段、7—10段分别采用什么说明顺序?明确:逻辑顺序(横向说明)时间顺序(纵向说明)(4)齐读第三部分(11自然段),思考在文中有何作用?(小结:总说;总结全文,花儿红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5)文章题目原是《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题目有哪些好处?(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A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B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C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6)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请你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第四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等等。)(7)本文中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A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例如牡丹,又自然选择费了至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分析: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B作比较、分类别: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至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说明红花是进化过程中的佼佼者。)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七、板书设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1.花儿的物质基础(花青素和胡萝卜素)2.物理学原理(光波的反射)3.生理上的需要(热效应的大小)4.生物进化过程(以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