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2.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过程性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科学性.【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将实际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抽取出来,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知识回顾: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进一步提问: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二、新知探究探究点1:和差倍分问题例题讲解例1(教材P99【探究1】)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各题:(1)你有什么办法检验李大叔估计的值是否准确?(2)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3)能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4)能用等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答问题,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指导】解答“和、差、倍、分”问题要善于抓关键词,如“谁比谁大、小、多、少,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在谁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等,分析题意,准确找出等量关系.探究点2:行程问题例21.(教材P101习题8.3T2变形)一艘轮船顺流航行时,每小时行32km;逆流航行时,每小时行28km,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行_______km.(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2.甲乙两人在400m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赛跑,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跑,经过25秒第一次相遇;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经过25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则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秒_______m.要点归纳:环形问题的等量关系1.同时同地反向跑:(v甲+v乙)×t相遇=环长.2.同时同地同向跑:(v甲-v乙)×t追上=环长.解决顺逆流(风)行程问题常用的两个等量关系1.往返路程相等,即顺流(风)速度×顺流(风)时间=逆流(风)速度×逆流(风)时间.2.轮船(飞机)本身速度不变,即顺流(风)速度-水(风)速度=逆流(风)速度+水(风)速度.【方法技巧】行程问题中的两个重要相等关系(1)相遇问题:两人各自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地间的距离.(2)追及问题:两人同地不同时,同向而行,直至后者追上前者,两人所走路程相等;两人同时不同地,同向而行,直至后者追上前者,两人所走路程差等于两地的距离.例3(教材P99探究2)问题1:本题研究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示意图帮助自己理解吗?问题2:长度涉及的数量关系?问题3:产量比与种植面积的比有什么关系?问题4: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5:你还能设计其他种植方案吗?三、检测反馈1.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就可以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以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根据题意,下列选项中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2.某景点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70元,儿童票每张35元.小明买20张门票共花了1225元,设其中有x张成人票,y张儿童票,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3.我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A.B.C.D.4.如图,用12块相同的小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瓷砖的面积是()A.175cm2B.300cm2C.375cm2D.336cm25.某校去年有学生1000名,今年比去年增加5.4%,其中寄宿学生增加了6%,走读学生减少了2%.问该校去年有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各多少名?设去年有寄宿学生x名,走读学生y名,则可列出方程组为_______.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交换位置后,所得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的4倍少9,则原两位数是_______.7.为了保护生态平衡,绿化环境,国家大力鼓励“退耕还林、还草”,其补偿政策如表(一);某农户承包了一片山坡地种树种草,所得到国家的补偿如表(二),问:该农户种树、种草各多少亩?表(一)种树、种草每亩每年补粮补钱情况表种树种草补粮1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