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备单位主备时间总第5课时执教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1教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第三次备课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体验感悟、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简介常识: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设疑导思: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归结导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我国优秀和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有哪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思考感悟】说名字,谈文化设疑导思:谈到中华文化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启发感悟:“福娃”的含义和由来。讨论归结: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归结。观赏体验:媒体展播中华文化的记录片,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畅谈:激发学生感悟分析自己姓名的用意。(3—5名学生)激励进取:结合学生姓名当中的良好寓意进行德育渗透,激发进取。讨论交流:◆列举我国不同的语言文字;(2---4个少数民族)◆列举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思考探究:◆文字出现的重要意义;◆汉字的特点和意义。归结明确:依据学生列举和探究结果进行归纳和补充。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给学生简介文化的三种含义。三、【感悟交流】中华文化知多少阅读感悟:阅读文本P19“感悟”栏目的8幅图片思考——教学过程启迪思考:◆你知道的中华文化的其他代表还有哪些?◆你最喜爱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什么?讨论点评:结合学生思考交流情况作适当的分析点评。环节过渡: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我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交相辉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不胜枚举!媒体展示: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会场思考探究:◆我们地区有哪些名胜古迹或文化遗迹?◆就保护这些名胜古迹或文化遗迹你有哪些建议?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归结明确:①在全社会进行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②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③人人都要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④勇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四、【提炼升华】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既要感到无尚的自豪,更要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献出爱心,作出贡献!五、【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一]、精挑细选走进生活1、我国的汉字起源于()A、纸草文B、甲骨文C、象形文字D、锲形文字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文字的出现B、阶级的出现C、科技的发展D、封建社会的建立3、下列不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A、赛龙舟B、京剧C、金字塔D、中国结[二]、探究创新学会生活1、以“学习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孔子”为主题举办一次活动,教学反思灌南县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备单位灌南县第四中学授课学科九年级思想品德主备时间总第6课时执教人执教时间执教班级教学内容2.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第2教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教学重点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第三次备课教学难点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学方法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欣赏阅读:引导学生欣赏文本P23中的中国结图案,阅读相关文字。设疑导思:为什么中国结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