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迎国检重点工作及具体要求县“两基”迎国检财务后勤工作要求根据省、市“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特提出我县“两基”迎国检财务后勤工作要求。一、填表要求1、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简称登记表)登记表与统计表项目内容相同的,数据要吻合。市、县、乡(含镇)、校四级均需填报登记表。登记表中涉及学年初学校、在校学生、教职工、办学条件情况等相关数据按计财学年初事业报表统计数据填写。学校教育经费情况,九年一贯制学校需拆分成小学、初中,县直属中学需拆分成高中、初中,小学、初中分别计算,乡(含镇)教育经费情况按辖区内学校计财年末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汇总填写,乡(含镇)、校不填写l6-l15、l26-l31列。l3列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4行1列数据填写。l16、l17列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4行2列数据*1000/年平均学生数填写[“年平均”的指标计算公式=(年初数指标*8+年末数指标*4)/12]。l18列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4行38列填写。l19、l20列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3行15列+29列+35列指标数据)*1000/年平均学生数填写。l21、l22列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4行15列+29列+35列指标数据)*1000/年平均学生数填写。调查数据之(1)以登记表为准。调查数据之(2)按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3行136列数据填写。预算内教育拨款中“普九”化债、灾后重建、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建设等专项资金在调查数据之后再加注说明。2、关于“XX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情况统计表”(简称统计表)统计表与登记表项目内容相同的,数据要吻合。县、乡第1页共3页(含镇)、学校三级均需填报统计表。统计表中涉及学年初学校、在校学生、教职工、办学条件情况等相关数据按计财学年初事业报表统计数据填写。3、登记表和统计表中各项数据指标填写注意省“两基”迎国检主要工作及指标要求。二、资料建设要求参考省“两基”资料建设有关问题,明确乡(含镇)、学校“两基”资料建设重点,注意资料的系统性、全面性,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乡(含镇)的重点是。既有全辖区工作措施的制定及落实,各项基础数据的汇总,还应有按规定具体呈现到人头的相关佐证资料。学校的重点是。除基础数据外,重点应放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常规管理,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乡(含镇)和学校均须按省、市“两基”资料目录中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所要求的佐证资料全面准备,分级落实。重点是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学年初事业报表,2007、2008、2009、2010年度末教育经费统计报表,以及有关校舍、经费情况统计表。校舍、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资料以2010年县“两基”迎国检培训会提出的要求准备【详见:XX县区“两基”迎“国检”资料汇编(二)】。特别要注意专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两基”债务及化解情况,公用经费拨款和使用情况,“两免一补”的落实情况,师生食堂、宿舍的管理情况,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等。各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填写有关表册,修改后的“两基”迎检登记表和统计表4月10日前报县“两基”迎检办审核汇总。第2页共3页其他有关佐证资料要求的统计表按县“两基”迎检办相关要求组织填写报送。三、校舍、经费管理重点工作要求1、校舍管理(1)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以下简称《08标准》)执行。后勤生活用房非完全小学占校舍比例13%,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占20%-29%,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占52%-62%。(2)校舍管理要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公寓)、学校厕所、学校绿化、学校环境整治、师生饮用水等,对照省“两基”迎国检有关领导讲话要求,增添措施,加强管理。2、经费管理(1)规范学校收费。按有关部门审批的收费依据,公开、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无乱收费或搭车收费现象。代管费期初预收,期末如实结算,资料完善。(2)加强经费管理。按规定年初编制学校收支预算,按程序报送审批,年末编制学校收支决算,经费收支建帐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