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你今年几岁了学习目标: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授课过程:通过教材引例,列出方程“2x-5=21”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练习1。选一选: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1)、-2+5=3()(2)、3χ-1=7()(3)、m=0()(4)、χ﹥3()(5)、χ+y=8()(6)、2a+b()(7)、2χ2-5χ+1=0()小结:判断方程的条件:①有未知数;②是等式;探究教材中的三个例题,得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练习2。1、在下列方程中:①2χ+1=3;②y2-2y+1=0;③2a+b=3;④2-6y=1;⑤2χ2+5=6;属于一元一次方程有。2、方程3xm-2+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4m-5=。3、方程(a+6)x2+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4、设未知数列方程:某个数a的4倍等于某数的3倍与7的差.求这个数。5、设未知数列方程:把某数y增加20%后比这数的80%大5.求这个数练习3。1、168页随堂练习。2、列方程,并判断所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1)某数的与1的和是3(2)某数的4倍等于某数的3倍与7的差(3)把某数增加20%后比这数的80%大5(4)某数与2的和的,比某数的2倍与3的差的大1课堂小结:1、方程的概念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3、列方程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2)关键找等量关系。(3)列出方程。列方程时,首先要审清题意,分清已知和未知及它们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等量关系,把未知数设一字母表示,然后把未知数看作是已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列方程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如“……是……的几倍”;“……是……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课后作业:1、教材习题5。12、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为曾提出过一个有趣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的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只?3、生问老师多少岁了,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才4岁;你到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就58岁了,请你算一算,老师、学生各多少岁?4、棵古柏树,500年前有个学者说:这两棵柏树年龄的和是4000岁;年龄的差是1000年。如果他的说法是正确的,请你算一算,这两棵柏树现在多少岁?5、有一位科学家,他年龄的为少儿时代,为青年时代;随后,用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又过了5年,他培养了一个研究生,研究生和他一起合作了他半生,直到4年前才离开他,问这位科学家今年多大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