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眼与视觉一、教学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二、设计思路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源:学科网](一)激趣引题[来源:学科网]1.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问题:(1)三个同学分别通过哪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来源:Z。xx。k.Com](2)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时,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2.引言: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那么,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三个同学通过触、听、看,将判断结果写在纸上,展示给全班同学。分析答出: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兴奋,倾听,跃跃欲试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来源:学科网ZXXK]自眼睛。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二)指导探究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①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来源:Zxxk.Com]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观察时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参考课本P80方法步骤逐步完成。[来源:Z.xx.k.Com]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③播放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频④反馈点拨对照眼球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3)出示眼球、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比较、思考: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同桌相互观察,得出眼睛有眼睑、睫毛,眼球,肌肉等。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模型,拆卸组装;阅读课本,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思考,得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使学生亲身体验,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自己获得感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观察、阅读等多种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2.视觉的形成相机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那么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来源:学科网](1)指导学生对照眼球的结构模型,思考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提问: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吗?《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是怎样失明的?说明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动画课件,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请学生哑剧表演:进出电影院出示猫的瞳孔调节图片: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