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1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教具准备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二、新课。1.收集数据如何收集数据,让全班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调查问卷在下面七个学科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A.语文B.数学C.外语D.政治E.历史F.地理G.生物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由科代表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2.整理数据科目划记人数百分比A.语文B.数学C.外语D.政治E.历史F.地理G.生物3.描述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学生进行思考、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好表格进行统计师生共同绘制上面表格中的两种图形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05101520人数学科类别作业布置P158习题10.1复习巩固1、2,在1题上补上用条形统计图描述以上统计的情况。P160综合运用7题。板书设计正板书副板书第十章统计调查(一)一、概念、…………………………二、收集数据1、问卷调查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全面调查三、练习…………………………四、小结备课活动意见教学后记签字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2课时课题统计调查(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语文20%数学25%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教具准备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对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二、新课。1.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板书课题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3.抽样的注意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00名学生发表意见:如何调查?教师讲清抽样调查的两个必要性:①省时、省力;②有些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如调查灯泡的使用寿命,火柴的质量,炮弹的杀伤半径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都不能进行全面调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具体事例得出相关概念学生思考还有别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吗?作业布置P158复习巩固3、4题;P1608题。板书设计正板书副板书统计调查(二)一、抽样调查的意义二、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三、抽样的注意事项四、练习五、小结备课活动教学后记签字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3课时课题统计调查(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能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并能统计出各段人数的百分比。重点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