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章节§12-3课题感知信息需课时:2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2、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3、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重点: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难点:探究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教学辅助手段ppt教学程序和内容【含导入、新授、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设计、知识要点等,根据学科特点】个性修改(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音乐力,导入新课,耳朵对于人体来说也很重要。你知道耳朵内部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耳朵听到外界声音的呢?二、学习新课:1、教师演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模型)2、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或模型,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看书过程中,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把问题记下来。3、分组互助学习:组内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4、全班互助学习:每小组依次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答。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同时鼓励小组提出问题。5、分组完成拼图游戏:教师分发“耳的结构”拼图,讲清游戏规则。6、活动:进行听力测试7、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复习已学内容,并进行对比,找出规律,为学生学习、理解“听觉的形成”这一重点、难点打下基础。复习以下知识:光线→眼→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然后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出: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8、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用简短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全体学生共同评出优胜者,并给优胜者所在的小组加分。师生交流:听觉的形成【含导入、新授、课时小结、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设计、知识要点等,根据学科特点】个性修改(二次复备)9、皮肤的感觉功能:探究:手皮肤的触压觉学生4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手皮肤感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师:讨论:每个同学手皮肤的感觉敏感部位完全相同吗?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会,交流看法。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什么感想?今后如何去做呢?(激发了学生珍惜健康的美好情感。)四、巩固练习:课本89页:自我评价3、4及思维拓展2作业布置生物百分百训练板书设计§12-3感知信息二、耳和听觉耳郭: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鼓室(位于鼓膜内侧)1、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和功能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振动的刺激下,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前庭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半规管的变动2、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三、皮肤感觉:教学反思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