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亚洲的自然环境课标内容:1、运用地图简述某大洲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一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州。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及半岛。2、掌握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河流特点,以及主要山脉、高原、河流和平原的分布,学会分析亚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3、掌握亚洲复杂多样、季风显著的气候特点,了解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亚洲几个突出的地理特点的学习,领会分析区域特征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2、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操。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亚洲的气候特征难点: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引导法学法:观察法、探究式学习法、区域分析法教学准备:制作课件(PPT)、亚洲地形图、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气候类型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有关亚洲的影音资料或景观照片,如《亚洲雄风》、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照片等,让同学们感知亚洲自然环境的优美、多样。教师引出本节课题。[讲授新课]提问:怎样开始认识一个大洲?情景提示:如,你第一次要去某个同学家,你要先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家庭住址(住在哪里)小结:认识一个大洲,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然后再了解这个地区有“什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大洲有这些“什么”?板书:一、世界上最大的洲提问你知道亚洲在哪里吗?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5页学生读图、讨论回答小结:亚洲位置可以有两种方法确定,第一种是经纬度位置,也称为绝对位置,通过亚洲跨过的纬度和经度来确定亚洲的位置。第二种是相邻位置,也就是找出亚洲的“左邻右舍”。这两种方法也可用来描述其他的地区。拓展: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5页,请你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个性备课转承:同学们的迁移能力很强!同学们也应注意到,大洲的范围很大,又包括很多国家,大洲内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基本上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与范围,就像看到一个人的轮廓,接着,就要走近,看这个人的相貌,也就是了解亚洲有“什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能从歌声中了解到亚洲的“什么”?活动:播放音乐《亚洲雄风》学生回答:讲述歌声中歌颂了亚洲的山峰,亚洲的河流,亚洲的人等等。板书: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提问:能看着《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的山脉和河流吗?学生读图回答。提问:注意观察一下,河流的源头一般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提问:往低处流,河流流过的地形都有什么?比如中国的黄河、长江,其他的河流呢?学生读图回答提问:现在,你来归纳一下,亚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是什么?也就是,在亚洲的范围内,哪一部分地势高,哪一部分地势低?河流的分布特征呢?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是亚洲的“屋脊”,四周是比较低矮的高原和低平的平原,整体上是“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四周的平原,呈“放射状”。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请同学们阅读第6页图D七大洲海拔比较。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亚洲(中国2005年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世界最低的死海也在亚洲。请同学们阅读第8页,看看死海有什么特色?亚洲范围广大,南北跨纬度90多度,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东西距离也是七大洲中最长的;地形复杂,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也有世界最低的陆地。那么亚洲的气候呢?生活在亚洲的居民,他们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一样吗?展示图片:炽热的印度,寒冷的北极,青藏高原的藏民,新疆的绿洲。为什么这四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呢?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什么因素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学生讨论回答。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请同学们阅读第8页亚洲气候类型图,数一数亚洲的气候类型有几种?对比背投上,世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