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简介--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2)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引出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基本掌握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和操作工具,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复习题:1、基因工程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操作的工具酶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生理功能?3、作为基因操作工具的运载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提问:有了基因操作的工具后,该如何对基因进行操作呢?讲授新课(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结合投影的演示,看书)(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结合书本和屏幕上的提纲,共同学习基因工程的具体步骤的。)基因操作一般经历四个步骤━“四步曲”1、提取目的基因①结合前面的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理解什么是目的基因?②从供体细胞DNA中直接分离基因的方法叫什么?简要说出该方法的过程是什么?并描述分别具有哪些优缺点?③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有几种?其操作过程分别是什么?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目的基因,请举例加以说明?(学生回答略)那么我们该如何从DNA分子中提取目的基因呢?(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幻灯显示)途径供体细胞中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人工合成基因(真核细胞)方法鸟枪法反转录法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DNA过程供体细胞中的DNA↓限制酶许多DNA片段↓载入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外源DNA扩增,产生特定性状目的基因mRNA↓反转录单链DNA↓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的核苷酸序列↓推测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化学合成目的基因思考↓分离目的基因优点操作简单专一性强专一性强,可产生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基因。缺点工作量大,盲目性大,专一性差操作过程较麻烦,技术要求过高。适用范围狭小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即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动画效果,特别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及DNA连接酶的具体作用过程,通过演示使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概括出具体过程:环状质粒一种限制性酶处理开环的质粒DNA连接酶DNA分子目的基因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结果可能有几种情况?(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该问题。)有三种情况: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结合,质粒与质粒结合,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学生看书思考如下问题)(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哪些?(2)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细菌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常用到哪种化学试剂?其作用是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病毒侵染细菌的途径的动画,回顾前面所学知识,结合书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幻灯显示)受体细胞:细细胞壁通重组质粒进入目的基因随受体细菌CaCl2透性增大受体细胞胞的繁殖而复制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在前面的步骤完成后,是否表明基因操作已经完成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全部受体细胞中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很少,故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1)在目的基因的检测过程中,检测的对象是什么?(答: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有无,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其实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大肠杆菌的某种质粒具有青霉素抗性思考思考思考基因,当这种质粒与外源DNA组合在一起形成重组质粒,并转入受体细胞以后,就可以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青霉素抗性来判断受体细胞是否得了目的基因。(2)该如何判断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了呢?答:目的基因的表达与否,则主要通过受体细胞是否表现出特定性状来判断。我们只要通过观察受体细胞有没有表现出特定的性状,就可以判断出重组DNA分子有没有进入受体细胞,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抗虫棉的培育,我们首先通过一定的方法检测到棉的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然后只要看这种抗虫棉能否杀死棉铃虫,就可以推断出该抗虫基因已经在抗虫棉中成功的表达了。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基因工程的基本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道理,同时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