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课程目标:知识: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力:1、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2、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情感: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3)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准备:生长素的发现flash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板书)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准备:生长素的发现flash课件,小黑板。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板书学生活动问题探讨:1.弯向窗外生长。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探索过程:探究者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结论达尔文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④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露尖端,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①弯向光生长;②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③胚芽鞘直立生长但不弯曲;④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詹森1910切断胚芽,并以琼块联系效果与完好相同生长素传递下部拜尔1914芽尖(有生长素)放在断处一侧,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有尖端一侧生长快)芽尖弯曲生长是由于刺激物分布不均。温特19281)切下燕麦胚芽鞘,置于琼块上,数小时后将小琼块放在去尖胚芽鞘一侧2)放置空白琼块。①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即有琼块侧生长较快);②胚芽鞘不长不弯。①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②此化学物质能促生长。总结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顶芽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2、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3、向光性的不同解释——生长抑制物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细胞分生部位:幼嫩芽、叶、种子、形成层2、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3、分布——集中生长旺盛部分:胚芽鞘、芽、根顶端分生组织。[平价实验设计和结论]: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2.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小结〗略〖作业〗P49、基础题:提示: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第2章、第2节作业:2.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重吸收水量排尿量饮水多少降低减少增加缺水多提高增加减少二、拓展题:1、提示:大致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基因完成转录,形成mRNA,mRNA被转送到细胞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指导合成多肽链(先形成的长链大分子称为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能穿越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加工,成为胰岛素原;然后胰岛素原被运到高尔基体,继续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第3节〖作业〗练习:1.(1)×;(2)√。2.提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二、拓展题1.提示: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的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