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3m4m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执笔课题2.7勾股定理的应用⑴教学目标: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2、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一、自学后完成:1.在Rt△ABC中,∠C=90°,如果b=15,c=17,求a2.问:我们以前已学过了中哪三种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方法?(1)什么叫勾股定理?(2)勾股定理的逆定是。3、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多少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二、师生合作交流:1、(课本P65页图2-10)南京玄武湖隧道开通后,从B处到C处,将比绕道BA(约1.36km)和AC(约2.95km)减少多少行程(精确到0.1km)?2、如图,一架长为10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m?三、探究、发现:3、“引葭赴岸”是《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题意是:有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池塘,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4、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5、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四、谈谈你的体会:五、自我检测:1、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比为()A.1:1:2B.1:1:C.1:2:D.不确定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比斜边短1cm,则斜边长为()A.18cmB.20cmC.24cmD.25cm⒊一架2.5m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脚距离墙角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脚移动的距离是()A.1.5mB.0.9mC.0.8mD.0.5m⒋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AD=12,AC=13,BC=14.则AB=_____.⒌如图是一个育苗棚,棚宽a=6m,棚高b=2.5m,棚长d=10m,则覆盖在棚斜面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为_________m2.⒍在高5m,长13m的一段台阶上铺上地毯,台阶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m.ABCD(第4题)bda(第5题)13m5m(第6题)ABCD⒎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匀速出发1h,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6km.⑴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km?⑵按这个速度,他们出发多少h后相距13km?⒏要登上9m高的建筑物,为了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固定在一个高1m的固定架上,并且底端离建筑物6m,梯子至多需要多长?⒐如图,梯形ABCD中,AD∥BC,∠A=90°,∠C=45°,BC=2AD,CD=10,求这个梯形的面积.⒑一张长方形纸片宽AB=8cm,长BC=10cm.现将纸片折叠,使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求EC的长.11、甲、乙两人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速度向东南方向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速度向西南方向行走,上午10∶00时,甲、乙两人相距多远?ABCFED实验室B45°45°办公室A教室C北东D仪器室AECBDC112、校园内各室的分布及相关数据所示,王老师在某一时段的行程如下: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办公室.已知:AB=80m,AD=82m.在此期间,戴老师走了多长的路(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13、如图,一张宽为3,长为4的长方形纸片ABCD,沿着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1的位置,BC1交AD于E.求A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