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6.20《师说》教案(3) 苏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语文 6.20《师说》教案(3)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6.20《师说》教案(3)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6.20《师说》教案(3)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语文:6.20《师说》教案(3)自读要求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背诵全文。学习侧重点1.本文思想观点。2.正反对比的论证。自读程序1.从注释①中画出以下内容:①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国子监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②本文内容2.根据下列步骤阅读文章。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①人为什么要从师?a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人非生而知之者。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①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②接着,本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本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④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用原文回答。(自己的话: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是错误的,愚蠢的。注:大意对即可。原文:“学者必有师。”)联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分析了观点后,诵读第三自然段。文章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综观全文,观点很清楚了:“学者必有师”。3.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4.思想内容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发展的余地。5.论证结构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6.关于“说”。“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7.关于唐代“古文运动”及《师说》在该运动中的地位。本单元提要中有这样的表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6.20《师说》教案(3)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