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课题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重点、难点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Flash课件教学流程导入师生互动课堂总结反馈巩固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教学方法(含分工)教师复备一、导学提纲((1)海陆位置影响降水的多少,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四类干湿地区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自主学习【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读课本图2.18,1、用红笔画出800MM等降水量线,此线大体与中国1月等温线一致。2、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西北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下。3、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为。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最少的是。【降水的地区(时间)分布】读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学生分析讨论)【四类干湿地区】1、干湿地区划分依据:。2、读课本图P36图2.22(1)做填充图册P17第五题(2)写出下列地区所在干湿地区的类型。漠河:区,南京:区,北京: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天山:区、此处降水为雨。(3)干湿地区与植被类型。森林生长在区,森林草原在区,草原在区,干旱区只有。(4)干湿地区与农业生产。湿润区可以发展农业,半湿润区可以发展农业,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只可以发展业。(5)干湿地区与人民主食。南方湿润地区人们的主食是,北方半湿润地区人们的主食为。(6)干湿地区与民居。斜顶屋分布在区和区,平顶屋分布在区和区。吐鲁番的葡萄干是在房里晾干的。窑洞是地区的人们利用本地降水较少、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建造的民居,具有防寒保暖的优点。三、总结四、当堂检测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B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由东向西递减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D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北京、昆明、拉萨、乌鲁木齐B台北、武汉、乌鲁木齐、兰州C昆明、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D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4、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A台湾火烧寮B黑龙江漠河C吐鲁番盆地D西藏拉萨5、我国北方半湿润区的农业类型为()A、水田B、旱地C、畜牧业D、渔业6、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干旱区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7.我国水稻集中分布在()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高原D.西北地区8、下列有关我们生活所在地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亚热带、湿润区B、是水田农业区C、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D、传统民居为斜顶屋五、教学反思授课时间: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