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教学课题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杨修的死因。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视频。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感受作者笔下两位鲜活的人物形象。二、作品及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三国演义》相关资料。《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学生认真倾听,感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英勇学生看多媒体演示的材料学生简单记忆背景资料学生举手回答:因鸡肋事件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之学生举手回答: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学生举手回答: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景资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事件的能力3分3分8分9分1.快速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杨修因犯何罪被杀?2.如果没有这一件事,杨修是否会被曹操所杀?3.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教师评点。四、细读课文,概括人物性格特点1.探究:根据文中的七件事分析杨修性格特征。以“读了……事件,我认为杨修……”为例说一句话。2.提问:曹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五、研读课文,探究杨修死因。1.组织辩论:“杨修之死是否冤案”教师在辩论之后进行评点,并有学生总结杨修的死因。杨修之死,罪在曹操。③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将定会杀掉他了。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2.杨修之死,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提问: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答。填写导学案。。(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交流)明确:杨修:才思敏捷、卖弄聪明、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曹操:虚伪奸诈、残忍多疑、嫉贤妒能、老谋深算……分组设立正方与反方,并分出主辩手与副辩手。多媒体展示,供学生参考。①杨修本人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小聪明,置军纪于不顾。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杨修之死,咎由自取②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学生举手回答。(多媒体展示:性格决定命运。)(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张扬而不张狂……)学生认真倾听训练学生细读文章、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18分4分六、课堂小结《杨修之死》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历史的无情、政权相争的残酷、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三国演义》如甘露琼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请大家课外选读《三国演义》板书设计杨修之死(杨修恃才)-----矛盾冲突-----(曹操忌才)才思敏捷、轻率狂妄虚伪奸诈、残忍多疑恃才放旷、卖弄聪明嫉贤妒能、老谋深算课后反思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但许多学生对三国的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让学生讲三国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讨论很积极,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见解与看法都有独到之处。这很好。拓展部分学生的自由创作,不少学生写的非常的棒,特别是黄少锋同学,有非常敏锐的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