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语文:4.10《再别康桥》教案(3)(沪教版第一册)VIP免费

高一语文:4.10《再别康桥》教案(3)(沪教版第一册)_第1页
1/6
高一语文:4.10《再别康桥》教案(3)(沪教版第一册)_第2页
2/6
高一语文:4.10《再别康桥》教案(3)(沪教版第一册)_第3页
3/6
第十课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2、通过文本细读、深入解读作品,探索《再别康桥》情感美的内在成因。3、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4、学习新诗鉴赏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指导,学会从诗歌的形式方面鉴赏诗歌。说明:本诗是中国现代诗坛的经典作品,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作为“新月派”新格律诗实验的优秀结晶,分析本诗在形式上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是体味本诗美感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朗读,充分发掘学生的分析、朗读能力,就能够体验本诗的形式美感。而作为徐志摩的抒情名作,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即体味该诗在内容上的情感美。只有通过文本细读,挖掘出该诗情感美的内在成因,才算得上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味《再别康桥》的情感美2、难点:探索《再别康桥》情感美的内在成因说明:对诗歌的鉴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虽然《再别康桥》属于新诗格律诗中的佼佼者,韵律和谐优美,节奏富于变化,结构灵活多姿,意象清新恬美,语言凝练生动,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优美舒畅。但是如若剖筋拆骨,一一细究,则韵味全失。不如舍末逐本,直击性灵,体味本诗所蕴涵的情感美,并探索其内在成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该诗之所以被列为现代诗坛之冠,不仅在于其形式,关键在于其内容,即作者对康桥的真挚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928年5月,徐志摩做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环球旅行。在交代该诗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归来的南中国海上,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母校康桥。11月6日,徐志摩写下了现代经典名作《再别康桥》。兴趣。朗读课文1、请全班同学默读课文。2、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1、默读课文,初步体味。2、由两位同学范读课文。通过默读,揣摩诗歌的美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示揣摩的效果。概括课文内容1、提问: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全诗每节的内容。2、明确概括结果(作别、金柳、青荇、清泉、寻梦、沉默、作别)。1、思考并概括。2、交流概括结果。通过概括,明确课文的内容和线索分析课文特点1、提问:根据内容概括,分析本诗在结构上的特点。2、明确分析结果:首尾呼应、第二至四节写景。1、根据概括思考分析。2、交流分析结果。分析本诗在形式上的特点,即建筑美的内涵。研读课文1、提问:诗中哪节最能表达作者离别时的心情?2、明确结果:第六节。3、自读课文,寻找可以点题的章节并交流发言。4、朗读该节,体味作者的情感。点题——离别。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离别康桥时的惆怅之情。深入解读课文1、提问: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产生如此强烈的思想感情呢?请用诗中词句回答。2、明确结果:第五节。1、细读课文,寻找相关的关键词句并交流发言。2、朗读该节。通过解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诗中情感美的内在成因:康桥是作者寻梦的地方。对照阅读《我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1、阅读《我所知道的将“寻梦”的内涵具所知道的康桥》桥》第一部分,徐志摩是带着什么梦想来到康桥的?康桥》第一部分,思考分析。2、交流分析结果体化:徐志摩放弃美国的银行学,欲至剑桥师从罗素,是对自由之梦的追寻。对照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部分,分析徐志摩主要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具有什么特点,对作者产生怎么的影响?1、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部分,分析思考。2、交流分析结果。再将“寻梦”的内涵具体化:康桥风景秀丽,开启了作者的性灵。康桥是作者美之梦蕴积的地方。对照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四部分,找出徐志摩是如何概括他在康桥一年的学习生活的?1、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四部分,思考分析。2、交流分析结果。徐志摩在康桥的生活是自然的、真愉快的。同时也是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结合作者生平解读课文提问:结合作者的情感经历,分析作者的康桥生活为何也是最痛苦的时期?1、结合查找的相关资料,思考分析。2、交流分析结果。再将“寻梦”的内涵具体化:徐志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语文:4.10《再别康桥》教案(3)(沪教版第一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