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素材周恩来与1972年日本田中首相访华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这是当年继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联合公报》公布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外交事件,这一事件开创了中日关系的新局面,并对未来远东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田中访华是如何成行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周恩来盛情相邀田中首相决定“冒死”访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并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这一外交事件在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要求日本同中国复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时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内阁首相的佐藤荣作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缓和舆论的攻击,秘密派东京都知事给中国总理周恩来捎信,表示要“亲自访华”。由于佐藤自1964年11月9日当政以来始终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早已失去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他的这一请求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做”为由断然拒绝了,周恩来还明确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藤为对象。中方这一态度对佐藤内阁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1972年7月6日,在日本各界要求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强大压力下,佐藤被迫宣布内阁总辞职,新任自民党总裁田中角荣随后当选为内阁首相。7月7日田中内阁成立,在当晚的内阁会议上,田中角荣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说称:“目前当务之急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邦交正常化谈判,我们要在激烈动荡的世界形势下,积极推行和平外交……要一口气解决日中关系。”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又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问题,时机正在成熟,我要认真地谋求日中邦交正常化。”新任外相大平正芳也向记者发表谈话称:“日本同美国、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彼此相联系的。”“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做出决定。”田中上台以后之所以急于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除了当时的国内舆论呼声外,还是他“日本列岛改造论”内政思想在外交上的体现。他说:“日中关系问题,既是日本的外交问题,更是日本的内政问题,是明治百年来最大难题,解决了中日关系,日本国内三分之二纷争就没有了。不解决日中关系问题,根本谈不上日本的安定,日本不仅要依靠《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且要与中国缔结友好条约,日中邦交正常化是日本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企盼已久的。对田中的表态,周恩来迅速作出反应:“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敌视中国政策的佐藤政府,不到期就下台了。田中内阁组成后,表明在外交上尽早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毛泽东也指出:“对中日恢复邦交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加紧。”在此情形下,为了加快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步伐,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明确向田中发出了访华邀请:“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对于周恩来的访华邀请,田中甚为重视。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会见了正在日本访问的中日友好协会秘书长孙平化和肖向前。大平转达了田中对周恩来邀请他访华的谢意之后,说:用心爱心专心“日本政府也在考虑,到了一定阶段要实现政府首脑访华。这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日方正在为此做准备,要去北京,一定要有丰硕的成果。因为田中首相和我都是政治家,这是有关我们政治生命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日本命运的重大问题,对日中两国也均事关重大。”周恩来对田中访华的顾虑表示理解。为了保证田中访华成功,1972年7月25日,他在北京会见了田中首相派来的特使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在向田中再次发出访华邀请的同时,周恩来还通过竹入义胜把中方草拟的中日联合声明草案带回去,以便日方对中方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条件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中方认真细致的工作打消了田中对访华能否成功的顾虑8月11日,大平外相在再一次会见孙平化和肖向前时,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的邀请表示感谢。8月12日,中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