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紧紧抓住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我市叠加融合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得到东亚海岸带国际组织肯定,全市海洋与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90万亩,预计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2万吨,渔业总产值1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13%。我局被农业部评选表彰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局机关被评为“全省理论宣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单位”、“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市级平安单位”;我局渔政渔港监督监察支队被评为“2013年伏季休渔工作先进集体”;人大评议部门工作我局被评为满意等次,在11个被评议部门中排第二名。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海洋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海洋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争创工作全面启动,争取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600万元实施了海洋特别保护区能力建设和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完成山东利津老黄河口国家级海洋公园申报工作;“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网络建设项目”获全球环境基金批复,黄河口示范区项目按计划推进;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促进海洋资源休养生息,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各类苗种5亿多单位,我市近海对虾、海蜇、梭子蟹等资源量不断增加;东亚海计划第三期项目顺利结题,我市成功竞选为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论坛副主席城市,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东营模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开展了“世界海洋日”主题活动,举办了“保护海洋·热爱海洋”大型书画展、广场宣传、xx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报告会等活动;圆满完成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任务,对7个海洋工程项目开展了跟踪监测,发布了《2012年xx市海洋环境公报》,每天通过xx市政府网站、海上东营网站发布海洋预报,具备了在电视台发布海洋预报产品的能力。二是第1页共7页海洋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xx市滨海生态城防潮堤一、二期工程分别获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复,大唐火电、东营港和广利港等重点用海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工作顺利推进,全市二批7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600万元。三是严格海域审批管理。全面完成我市海洋功能区划二级类划分工作,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压缩审批时限,规范用海项目申请审批程序,扎实开展海域动态监管业务化运行,全年共审批用海项目54宗,征收省、市两级海域使用金4366.66万元;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抵押工作,编制了《xx市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全年共办理7宗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登记,抵押贷款金额8380万元。四是维护良好用海秩序。中国海监4029船正式入列执法,全市海洋执法监察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了“海盾”、“碧海”等专项执法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合开展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法用海项目进行依法查处,维持良好的用海秩序。(二)现代渔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渔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全市渔业园区达到48处,其中省级现代渔业园区9处,总面积25万亩,东营河口50万亩生态渔业区、xx市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等现代渔业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4个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顺利完成,黄河口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26万亩,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全市水产育苗水体达到65万立方米,年繁育各类苗种70多亿单位,其中海参育苗水体达到57万立方米。二是渔业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帮助企业向国家、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开展银企对接等方式,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全市市级以上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9家,固定资产5.54亿元,年销售额9亿元,年加工能力达3万多吨。投资1.3亿元的山东景明公司5000吨/年黄河口特优水产品加工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山东海跃公司1200吨/年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