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社会生活与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广西南宁二模)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B.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决定C.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D.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刘鸿生的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这主要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故选B项;A、C两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题干反映的是经济领域,而不是政治领域,排除D项。2.(2019届贵州适应性考试)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解析:选C由材料“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排除A项;官僚资本膨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材料并未涉及官僚资本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且材料中的做法并不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3.(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期末)192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下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B.中国教育开始趋向近代化C.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D.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解析:选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中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表明实业救国已成为资产阶级共识,排除A项;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反映了企业热衷于培养实业人才,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9届河南郑州三模)下表是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公营231852283220.7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私营501501200010.9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合计20514110116100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启动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不仅有公营、合作社营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还有大量的私营和民间织户的存在,这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项;社会主义改造始于1953年,而材料是1943年,排除B项;从表中我们能得出个体生产的总产量占比高,但效率低,排除C项;陕甘宁边区不存在官僚资本,排除D项。5.(2019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4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A.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机遇B.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C.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复苏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相较于抗战前,1945年民族工业中重工业比例高,这说明抗战使得重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只提及了工业类别,未提及地域分布,排除B项;“工业逐渐走向复苏”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抗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并未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排除D项。6.(2019届江苏南京三模)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