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1/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2/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3/4
专项对点练(二十四)鉴赏诗歌形象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1)筛选典型意象。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述图景画面。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3)概括画面特点。根据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流程](1)游子、离歌、微霜、鸿雁、云山、关城树色、御苑砧声(3)寒秋送别的凄凉【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二、对点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导学号:35900080】赠内人①张祜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注】①内人: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门:宫门。③窠:巢穴。④红焰:指灯芯。(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C.“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D.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描写了一个宫女斜拔玉钗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E.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细节描写,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生动地显示了这位少女拯救飞蛾的心愿。BD[B项,“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D项,“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拨救飞蛾”的情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本题可据此回答。【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导学号:35900081】浣溪沙朱敦儒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词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