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练1.(2019·沈阳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是ZZ。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非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小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2.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下列关于单基因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B.位于Ⅰ区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C.位于Ⅱ-1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D.位于Ⅱ-2区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3.(2018·银川第一中学月考)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A.父本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C.父本狭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D.父本狭披针叶,母本披针叶4.(2018·天津市六校高三联考)某哺乳动物的体色由基因A(黑色)和a(白色)控制,基因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一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和一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B.让基因型未知的黑色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白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C.选择基因型为Aa的雄性动物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雌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Y染色体上D.让两基因型均为Aa的雄性和雌性动物杂交,若后代出现了黑色雄性个体,说明亲本雄性动物的A基因在X染色体上5.(2019·桂林质检)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两种,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A.性染色体的Ⅰ区段B.Ⅱ-1区段C.Ⅱ-2区段D.常染色体上6.(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研究表明,染色体上位置相距比较远的两个基因(如图甲)因为发生交换重组的概率很高,所以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如图乙)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很接近,难以区分。已知雌果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雄果蝇却不能。若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下列能证明果蝇的基因A和B的位置是如图甲而不是如图乙的杂交组合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7.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某实验小组欲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C.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这对基因也有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8.(2018·哈尔滨第三中学月考)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