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尤其是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工厂少了,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发达国家更多地把力量投向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时,原有生产体系中的空洞却远“”非高科技可以弥补,这也就是现在经济学界经常讨论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据此回答1~2题。1“”.工厂大量外迁,出现产业空洞化,处于区域发展的()。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2“”.下列关于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导致了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D.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质就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表现解析工厂大量外迁,导致高失业率,人口减少,属于转型阶段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工厂大量迁往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答案1.C2.B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解析第3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减少,耕地增加,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有小城市发展,城市化发展缓慢;我国东部河流,夏季为汛期,流量大;因此可以判断选择C项。第4题,从Ⅲ到Ⅳ时期,城市化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要为城市提供副食品供应,影响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答案3.C4.D(·福州摸底)→→某区域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木材工业蘑菇养殖业采石业。据此回答5~6题。5.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见证了当地()。①人口增长过快②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③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④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①迁出居民,减少环境人口容量②发展多元化产业③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增加居民收人④保护和培育森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5题,由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可推知该地区曾为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所谓靠山吃山,该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第6题,随着该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由单一的资源开发型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发展。答案5.D6.D(·大庆调研)“”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①交通运输方式增多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该城区工业()。①产品联系紧密②技术协作密切③规模效应增强④企业竞争激烈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7题,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的数量逐渐增多,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经过该区域的公路增多,说明该地对外联系得到了加强、区域开放程度提高。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原先单个的服装厂、制药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生产厂家,这说明该城区的工业规模效应增强,与此同时,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答案7.B8.B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9~10题。9.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10.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湖底会持续降低C.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解析第9题,一般而言,多年平均降水量不会有大的变化,即河流的径流量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湖水最高水位却上升,只可能是河床抬高的缘故。第10题,鄱阳湖与长江相连,若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