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统战部、市青联工作汇报一、2011年三项重点活动(一)组织“市青联委员区县行”活动,服务大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青联委员房山行”,整体策划、支持房山csd核心区、“穿越之城、幸福之山”生态休闲区建设;开展“青联委员大兴行”,服务大兴西瓜文化节的转型;开展“青联委员丰台行”,支持、对接丰台科技园区项目建设;开展“青联委员延庆行”,宣传推广“首届北京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开展“青联委员平谷行”,引入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音乐节等项目,支持打造“中国乐谷”。“青联委员区县行”已形成以区县发展需求为先导、以创意策划、资源对接、宣传推广为重点的活动模式,受到区县领导高度关注和支持。(二)举行“北京国际长走大会”,服务社会。5月的2011年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和11月的2011年秋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分别在房山和昌平成功举办,3万多名市民积极参与,弘扬北京精神,传承青联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展示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北京国际长走大会”每次上万的社会报名名额供不应求,中央相关单位直接与青联秘书处联系参与;每年都有市相关委办局、大型企事业单位成建制要求参与;多年的长走活动已与房山长沟﹒花田音乐节、昌平苹果文化节融和、互促、共赢,带动区域发展;“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已成为XX省重要的大型群众性体育休闲活动品牌之一。(三)创办“北京青年先锋讲坛”,服务青年。北京青联于2011年开始创办“北京青联先锋讲坛”,分别以“物联世界智慧北京”、“中医药的全球化”、“纪念建党90周年、海归杰青畅谈留学报国理想”、“微创成业—由平凡到非凡”为主题举办四期讲坛。“北京青年先锋讲坛”坚持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切、青年关注、委员关联的热点问题展开;坚持举办“高端、精品”讲坛,邀请代表性先进性突出的委员参加;坚持将成果整理成册,报送各委员单位,形成最大第1页共3页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北京青联先锋讲坛”凝聚青联委员,扩展传统委员活动的方式,探索青联组织在文化、精神领域更高层次开展示范性工作项目,将青联委员群体先进、科学、前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导到青年群体。二、2012年三项重点工作(一)抓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北京青联组织建设工作由“现任委员、荣誉委员、社会团体会员、区县青联”四块和“组织文化”一线所形成的“申”字体结构。通过了解现任委员、荣誉委员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做好先进性、代表性、认同青联组织文化的个体委员的吸纳工作,促使青联更好地将人才转化成资源,把资源盘活为资本,服务青年事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坚持“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团体会员建设思路,积极吸纳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等社会团体成为北京青联团体会员,拓展工作领域;支持区县青联等基层青联组织的发展和工作项目,加强与各地、各级青联组织的交流。传承“团结、发展”的青联组织文化,坚持以“组织为核心、委员为主体、秘书处为中枢、文化为根本”的组织运营文化。(二)抓青联活动深化工作内涵继续开展“青联委员区县行”、“委员界别活动”、“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北京青联先锋讲坛”、“新春音乐会”、“民族宗教交流系列活动”、“港澳台青少年交流系列活动”、“青联公益系列活动”等日常活动。把握北京青联活动的方向,围绕把青联活动做成品牌、把青联活动做成舞台、把青联活动做成平台的三个方面努力。坚持青联活动“大与小”结合,对内以“小活动”凝聚人,对外汇聚委员智慧和力量,打造精品活动,体现大团结、大格局和大品牌,同时考虑活动社会效益和成果,把青联活动做成整合资源,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和服务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大平台。(三)抓工作创新强化机制建设继承北京青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扩大北京青联的社会影响,着重在工作机制建设上的不断创新。在工作理念上,分层第2页共3页次、分项目体现“管理、服务、经营”不同思路,从传统的“组织管理”转向侧重于“服务委员、经营品牌”的工作理念。在工作对象上,从主要服务现任委员向现任委员与荣誉委员并重转换。在工作方式上,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执政服务能力建设的新形势,着眼于将“北京青联”微博建设成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