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ol·L-1H2C2O4溶液、0.010mol·L-1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物理量V(0.20mol·L-1H2C2O4溶液)/mLV(蒸馏水)/mLV(0.010mol·L-1KMnO4溶液)/mLT/℃乙①2.004.050②2.004.025③1.004.025(1)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_。[测定H2C2O4·xH2O中x值]已知:M(H2C2O4)=90g·mol-1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的稀H2SO4;③用浓度为0.05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2)请写出与滴定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下,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a、b)。(4)由图可知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以标准KMnO4溶液滴定样品溶液的浓度,未用标准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答案】温度1.0溶液褪色时间/s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b20.00锥形瓶中颜色变色2偏小【解析】【分析】【详解】(1)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要求其他条件不变,即①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混合溶液的总体积都是6.0mL,因此a=1.0;反应的快慢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快慢来确定的,因此乙中要测定的物理量是溶液褪色时间,单位为s;(2)草酸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把C转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Mn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3)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物质,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即b正确;(4)滴定前刻度为0.90ml,滴定后刻度是20.90ml,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0.90-0.90)mL=20.00mL;(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6)100mL溶液中草酸物质的量为20×10-3×0.05×5×100/(2×25)mol=0.01mol,1.260÷(90+18x)=0.01,解得x=2;未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稀释标准液,消耗高锰酸钾体积增大,草酸的质量增大,x偏小。2.为探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对可逆反应“2Fe3++2I-2Fe2++I2△H<0”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说明:0.005mol·L-1的Fe2(SO4)3溶液颜色接近于无色。(1)实验中要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才能进行实验Ⅱ,目的是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Ⅱ中,ⅲ的化学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ⅲ的现象是溶液变浅,该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如果前一空填“能”,则下一空不填;如果前一空填“不能”,则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实验Ⅱ中,ⅱ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即能证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发生了逆向移动。(5)除了上图中的方法外,若要使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答案】反应达平衡状态生成黄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反应物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不能为实验ⅱ做参照溶液颜色变得比ⅲ更浅加热(加入浓碘水)【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可逆反应2Fe3++2I-2Fe2++I2△H<0中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详解】(1)实验中要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即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才能进行实验Ⅱ;(2)实验Ⅱ中,ⅰ中为Ag+与I-的反应,现象是生成黄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证明反应物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实验Ⅱ中,ⅲ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