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解读一、MPA的评估内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指标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类16项指标。根据宏观调控需要,人民银行总行可对指标构成、权重和相关参数、评分方法等进行调整。各项指标满分均为100分,优秀线为90分,达标线为60分。七大类指标均为优秀为A档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任意一者不达标,或剩余五大类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为C档机构,剩余为B档机构。央行对A类和C类机构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即在正常情况下,启用±10%的幅度,即对A档机构实施奖励性利率(法定准备金率×1.1),对B档机构继续保持法定准备金率,对C档机构实施约束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0.9)。需要增加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启用±20%的幅度,较为极端的情况下,启用±30%的幅度。A档1.1-1.3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优先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优先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审批;金融创新产品先行先试等。B档不享受任何激励,也不受更多的约束。C档0.9-0.7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单独提高SLF利率;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受控;在合格审慎评估中被扣分;在“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评价”中被扣分;被调出一级交易商等等惩戒措施。二、MPA的评估对象MPA用于评估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其中,开业不满三年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暂不参与评估;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不适用的指标也不纳入非存款金融机构的评估。央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主要为类似于工农中建交的大型商业银行;第二类为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CIFIs),主要为各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第三类为普通机构(CIFIs),主要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或各省非资产规模最大的机构。我行属于第三类普通机构。三、MPA的出台缘由1)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也逐步变化,原有依赖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如存贷款基础利率等已经让位给金融市场,准备金利率、公开市场利率等市场化工具运用的更加频繁,货币政策工具进入重构阶段。2)在商业银行表外资产扩张的情况下,以合意贷款为主的信贷政策逐步丧失了约束意义,传统的信贷指标进行扩展是现实需要,这也凸显了建立MPA体系使用全面完备的多指标评估的需要。3)出于维护、调控银行间竞争秩序、竞争环境的考率,将银行的利率定价情况纳入MPA考虑之中有助于加强央行监管评估评级工作,还可以提升银行之间的差异化定价能力、约束恶意定价行为,表现出管理框架的灵活性和能动性。4)在流动性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MPA框架将防范金融风险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通道相结合,可以实现有效广义货币政策的职能。四、MPA关键影响指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指标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七大类,接下来将从几个重点影响银行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的核心指标入手去理解MPA。(一)资产负债情况MPA评估体系对其监管的机构的评估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广义信贷增速、委托贷款增速和同业负债增速,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60分、15分和25分。2016年MPA考核中,广义信贷指法人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的余额合计数。2017年一季度开始,MPA评估将表外理财、应收及预付款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为防止重复计算,表外理财扣除现金和存款。从结构上看,广义信贷基本上包含了银行资产端的所有主要内容。委托贷款考核与广义信贷考核类似,主要考核其增速较目标M2增速的偏高程度,对N-SIFIs、R-SIFIs和CFIs三类机构而言,若高于M2增速20个、22个和25个百分点则不达标得0分,低于则为满分。同业负债指同业拆入、同业存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项目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后的同业融入余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