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P242)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与货币需求量(d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P251)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p229)A.安全性B.收益性C.流动性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P232)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P232公式)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5.基础货币等于(B)。(P232)A.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活期存款B.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C.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公众手持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D.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流通中现金6.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B)。(P235)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7.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P235)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8.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B)。(P235)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9.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A)。(P235)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10.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A)。(P240)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11.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B)。(P240)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12.开创了微观货币需求分析的货币需求理论是(D)。(P240)A.费雪方程式B.马克思的货币需求论C.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D.剑桥方程式13.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C)。(P242)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14.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C)。(P243)A.M与V的关系B.M与T的关系C.M与P的关系D.T与V的关系15.M=KPY是属于(B)的理论。(P243)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1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A)。(P245)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17.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C)。(P245)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18.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与具有稳定性的(B)相关。(P251)A.均衡利率B.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