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课标地区适用))【考纲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情分析】1.古代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同时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结合教材知识等内容,应该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复习的时候一是注意对具体科技成就的记忆,一是要注意分析这些科技成就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另外,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合作是当今的主题,所以中西方的科技对比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反思将会成为备考的难点和重点。2.古代文学艺术:(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受到时代发展的不同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近几年的高考,考查文学著作和文化名人比较多,所以要关注文学与政治经济的综合性问题。(2)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与绘画的发展相辅相成,又都受到时代的影响,由注重法度和章法发展到个人心境和意蕴的追求,反映出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备考时应注意此特征。【知识结构】1〖难点释疑〗一、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成就、特征及认识门类成就特征认识科技(1)四大发明:推动世界巨大进步(2)数学:以计算为中心,形成完整体系,并采用先进计算工具。(3)天文历法:创制星表、天文观测仪器和编订历法(4)农学:编订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5)医学:形成完整独立而博大精神的中医学体系(1)成就全面、突出、长期领先世界。(2)重视人文问题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3)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1)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2)文学艺术作品是特定时代的特色产物,不同的文艺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文学(1)先秦:《诗经》和楚辞成为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手法的源头。(2)汉代:汉赋半诗半文,内容丰富。(3)唐代:诗歌高度繁荣(4)宋元明清:词、曲、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1)辉煌灿烂,成就突出。(2)文以载道,重视教化。(3)关注现实,以现实为主要创作对象。(4)后期发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书法(1)汉字在商代形成,并经历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1)独树一帜,魅力四射。(2)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2(2)书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地演变阶段绘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风俗画和文人画等(1)成就非凡,充满魅力(2)自身发展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和规律性。(3)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戏剧元代杂剧,明代昆曲和清代京剧。(1)成就突出,繁花似锦。(2)剧种繁多。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长期以来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1)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既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的推动力。(2)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起,中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长期统一的局面为科技发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促进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互相交流、积极发展。(3)自秦汉以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不同的国家与文明进行广泛的交流,吸收不同的文化,推动了科技进步。(4)自孔子时代起,打破教育文化贵族垄断的局面,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的人才。(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条件。(6)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7)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并发展成近代科学的原因(1)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2)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