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一些经济措施和赋税制度: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和地丁银。2.掌握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及发展缓慢的原因。3.掌握明清时期商贸城市和市镇的蓬勃兴起。4.掌握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及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带来的影响。德育目标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认识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2.通过学习明清时期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认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清的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3.通过学习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认识到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和发展极其缓慢的原因,并与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相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学习,了解与认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3.指导学生分析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2.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3.闭关政策的内容。●教学难点1.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教具准备1.投影仪。2.自制投影图片:《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表》《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原因表》《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简表》《中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原因对比表》。●教学方法1.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等问题加以讨论。2.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如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闭关政策等,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3.归纳整理法:对一些发展线索比较明显的事件,可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如赋税制度的发展。用心爱心专心●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堂构思本节主要讲述明清内容比较集中,重点也比较突出,在教学时注意:1.对一些重点、难点以讨论法和讲解法为主。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做讲解。2.本节的一些内容,如赋税制度在我国古代史上处于线索端点的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这些历史线索,制作表格、联系比较,既可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线索、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又可使这些线索一目了然,便于记忆。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之一:叙述式导入[师]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状况。明清两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还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还制定了《大明律》,建立了厂卫特务机构。另外用八股取士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清朝时,设立了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严酷的文字狱更是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加强,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那么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师]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我们来回忆一下,明朝和清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生]明朝时,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还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还制定了《大明律》,建立了厂卫特务机构。另外用八股取士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严酷的文字狱更是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