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氮族元素VIP免费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氮族元素_第1页
1/5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氮族元素_第2页
2/5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氮族元素_第3页
3/5
氮族元素-配平-计算★知识考点氮族元素1结构相似与递变:2性质相似与递变:NPAsSbBi金属性非金属性单质的还原性单质的氧化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氮族元素代表物一氮及其化合物(一)氮气1氮气结构:2氮气的性质:①氧化性:②还原性:3的工业制法及氮的固定(二)氮的氧化物1N2O、NO、N2O3、NO2、N2O4、N2O52NO+O2;NO+O2+H2O-3NO2+H2O;NO2+O2+H2O=(三)氨及其盐1结构:空间构型;结构式;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2)与酸反应:(3)还原性(与氯气、氧气、NOx等反应):3制法及用途:(S+S型:S+L型:)4铵盐的四大特点:①易溶于水,且吸热②与碱反应:③受热易分解:5氨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三)硝酸及其盐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强酸性用心爱心专心HNO3具有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碱、金属、碱性氧化物、某些盐反应。(2)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注:①浓HNO3一般呈黄色,是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的缘故。②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因此,浓HNO3应放入棕色瓶中(避光),并放在阴凉处保存(避免受热分解),试剂瓶用玻璃塞而不能用橡皮塞(HNO3会腐蚀橡皮塞)。(3)氧化性钝化与金属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室制NO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室制NO)Fe+6HNO3(浓)Fe(NO3)3+3NO2↑+3H2O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S+6HNO3(浓)=H2SO4+6NO2↑+2H2OP+5HNO3(浓)=H3PO4↑+5NO2↑+H2O与还原性化合物(如H2S、HBr、HI、Fe2+等)反应6HI+2HNO3(稀)=3I2+2NO↑+4H2OHI+6HNO3(浓)=HIO3+6NO2↑+3H2O反应规律: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②常温下Fe、Al等金属在浓HNO3中发生“纯化”。③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④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浓HNO3的还原产物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O。活泼金属与极稀HNO3反应时,还原产物复杂,可为NO、N2O、NH4NO3等。⑤非金属单质可被HNO3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⑥王水(浓HNO3和浓HCl按体积比1:3配制)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3工业制硝酸(1)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主要原料:NH3、空气、水生产原理: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尾气吸收: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HNO3的浓缩:用Mg(NO3)2或浓H2SO4作吸水剂,蒸馏所得的HNO3可得发烟硝酸。注:①由2NO+O2=2NO2、3NO2+H2O=2HNO3+NO可得总反应: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②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由于有循环氧化吸收作用,故理论上1molNH3可制得1molHNO3。(2)实验室制法(了解而已)反应原理:NaNO3+H2SO4(浓)NaHSO4+HNO3↑(利用难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反应装置:曲颈甑注:①反应不能强热,因为HNO3受热易分解。用心爱心专心N2NONO2HNO3Cu(NO3)2Mg3N2NH3NH3·H2ONH4Cl②因为HNO3有强氧化性,其蒸发时会腐蚀软木塞和橡皮塞,故装置须作玻璃制的曲颈甑。4硝酸盐的性质(了解而已)(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如果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镁前面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对应金属的亚硝酸盐和氧气;如果是介于镁和铜之间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则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如果是排在铜后面的金属的硝酸盐分解则生成金属、二氧化氮和氧气)(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5NO3-的检验取样品晶体或浓溶液,加铜片,浓H2SO4并加热,若瓶口或管口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证明原样品中含NO3-。KNO3+H2SO4(浓)KHSO4+HNO3↑Cu+4HNO3=Cu(NO3)2+2NO2↑+2H2O二磷及其化合物1磷的物理性质(白磷、红磷)2磷的化学性质:还原性3磷的氧化物4磷酸及偏磷酸5磷酸盐的性质★知识网络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1配平原则:2配平步骤:3配平类型与技巧:逆向配平;整体配平;分离配平;缺项配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氮族元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星河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