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 白鹤梁的沉浮1教案 北师大版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白鹤梁的沉浮1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 白鹤梁的沉浮1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2/2
白鹤梁的沉浮教材分析: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教学重难点: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教学过程: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4.自读课文。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10.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板书设计:白鹤梁的沉浮相遇→探寻、发现→保护、繁殖1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 白鹤梁的沉浮1教案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