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名称资料来源具体内容(摘录)1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处理共识意见上消化道出血国际共识会议组,胃肠病学,2010,15(6):248-352C3:有高危征象者成功行内镜治疗后需静脉推注PPIS并维持治疗以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级别:高,1a);C4:患者出院后应每日口服一次PPIS,疗程根据患者的潜在病因而定(级别:低,1C);D5: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筛查H.pylori,阳性者应行根治治疗并确认效果(级别:高,1a);E2:有消化性溃疡出血史且需NASIDS治疗者,推荐PPIS联合COX-2抑制剂以降低再出血风险,而非单独使用COX-2抑制剂(级别:中,1B)。E3:接受小剂量ASA治疗的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如心血管出血风险大于出血风险,应尽早恢复ASA治疗(级别:中,1b);E4:有消化性溃疡出血史且需行心血管事件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较ASA联合PPIS的再出血风险大。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289-293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患者入院6~48小时,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针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PPI、生长抑素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抑酸药物抑酸药物能提高胃内pH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用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A)。在明确病因前,推荐静脉使用PPI进行经验性治疗。使用方法:奥美拉唑80mg静脉推注后,以8mg/h输注持续72小时。常用的PPI针剂还有埃索美拉唑或泮妥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2009,29(10):682-686抑酸药能提高胃内pH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用的抑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受体拮抗剂(H2RA),常用的PPI针剂有: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泮妥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临床资料表明:(1)PPI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H2RA,它起效快并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3]。(2)尽可能早期应用PPI,内镜检查前应用PPI可以改善出血病灶的内镜表现,从而减少内镜下止血的需要[9]。(3)内镜介入治疗后,应用大剂量PPI可以降低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10|。(4)静脉注射PPI剂量的选择:推荐大剂量PPI治疗,如埃索美拉唑80mg静脉推注后,以8mg/h速度持续输注72h,适用于大量出血患者;常规剂量PPI治疗.如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输注,每12h一次,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院开展。4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郑捷.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1):785-787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泼尼松<10mg/d)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应用相关指南、临床路径或共识5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中华医学杂志编委.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60-261应激源:1.重型颅脑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严重烧伤(又称Curling溃疡);3.严重创伤及各种困难、复杂的大手术术后;4.全身严重感染;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6.休克,心、肺、脑复苏术后;7.心脑血管意外;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高危人群:(1)高龄(年龄≥65岁);(2)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3)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4)严重全身感染;(5)并发MODS、机械通气>3d;(6)重度黄疸;(7)合并凝血机能障碍;(8)脏器移植术后;(9)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与胃肠道外营养;(10)1年内有溃疡病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预防(1)抑酸药:①术前预防:对拟作重大手术的病人,估计术后有并发SU可能者,可在围手术前1周内应用口服抑酸药或抗酸药,以提高胃内pH值。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阻滞剂(PPI)奥美拉唑20mg,1次/d;组胺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20mg、2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西咪替丁400mg、2次/d。②对严重创伤、高危人群的预防:应在疾病发生后静脉滴注PPI,使胃内pH迅速上升至4以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