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锦集9篇爱莲说教案锦集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爱莲说教案篇1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增强古文阅读能力。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3、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学会分析莲的品质,并学习莲的品格。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增强古文阅读能力。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莲的品质,并学习莲的品质。3、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4、课时安排5、1课时第1页共44页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典诗文做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古诗文不仅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文《爱莲说》。希望大家有一天也能成为古诗文达人。(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是作者的情感,“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那么“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不长。《爱莲说》就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2、简介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有《周敦颐集》《太极图说》《通书》传世。(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完音后全班齐读,读准字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第2页共44页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2、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3、学生分组读,指名读、齐读,熟读课文。(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1、教师指导文言文翻译:(1)落实重点字词,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2)把握句式特点: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句式的理解翻译能力。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的理解翻译能力,对语段中重要的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的理解翻译能力。(3)领会语句大意:根据上下文衔接,理解句意,根据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体验理解句意,根据事件的发展理解句意,结合现代用语习惯理解句意。2、自读课文,同桌为组合作探究,结合注释,理解句意。探讨疑难之处。还是不会的勾画出来。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重点字、词、句。4、教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第3页共44页1、甚蕃:多2、不染:沾染3、濯清涟:濯:洗涤,清涟:清水4、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节5、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6、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7、亵玩:亲近而不庄重。8、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9、独爱莲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艳;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凊,译: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雅;③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笔直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的去玩弄啊。(指名学生做题,并在课本中标注出来。然后整理翻译、词语解第4页共44页释在笔记本上)再读课文,分析莲的品质。1、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明确:描写角度语句赋予的品格生长环境(出……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