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学目标】1.读懂两词词意,感受李清照词婉约、含蓄、雅致的风格。2.分析意象,感受意境,概括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来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读懂词意。感受诗词意境,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的情感态度。【教学难点】理解易安词凝练含蓄、清新雅致的词风。【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探究法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甄嬛传》没?学生回答:看过。老师:还记得《甄嬛传》的主题曲吗?哪位同学起来哼唱一下?学生哼唱,如没有学生能唱,老师可以代之。老师:这首词是唐代温飞卿的《菩萨蛮》,是典型的闺怨诗,描写的是一位宫女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李清照的《醉花阴》也是一首闺怨词,相较温词,李清照是如何表达自己思人之情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醉花阴》。二、作家作品常识1.昨天大家查阅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作者李清照?学生回答:略备答内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北、南宋相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工诗善文,更擅长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有《易安集》《漱玉词》传世,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李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词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温婉曲折,清丽隽永。后期的词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和惆怅。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初步感知,诵读全文我现在就一起来诵读这首《醉花阴》。老师与学生齐读课文。2.词语释义大家读得不错,不知道这些词大家能理解其含义不?现在请同学们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一下词语辨析。PPT展示预习题目,学生口述完成: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永昼:漫长的白天销:焚烧初透:刚刚透露出盈:多,满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乍:初,刚刚还(huán):返回将息:调养,保养敌:抵挡损:同“煞”,极,极点。堪:能够怎生:怎样得:能够黑:到天黑次第:光景,状况3.再读课文,读准节奏现在大家已经梳理了词意,我们再读一遍,请大家读准字音,读准节奏。4.文意概括(1)大家已经读了两遍课文,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上阕写重阳节时候,作者独自在家的情景。下阕写作者独自饮酒赏菊的情景。四、解读文本,把握情感(一)找准诗眼,把握情感大家了解了这首词的内容,能读出作者的感情不?那些词语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回答:愁,凉,销魂,瘦老师追问: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学生回答:忧愁,悲凉之情。老师追问:你们认为表达这首词情感的核心词语,也就是“诗眼”是哪个?学生回答:愁(二)问题引导,解读上阕1.大家已经明确了“愁”是这首词的诗眼,那么,李清照是如何展现这个“愁”字的呢?请大家再读上阕,明确作者写“愁”的思路和方法。学生齐读上阕。2.老师问题引导:(1)作者是如何展现“愁”感的?学生回答:开篇,作者就用“薄雾”和“浓云”渲染阴郁、沉重的气氛。追问:“永昼”是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永昼”指漫长的白天,说明作者愁思之长,百无聊赖。(2)于是作者在无聊之中做哪些事情?学生回答:看着瑞脑在香炉里燃烧。追问:请大家联想一下她的表情?学生回答:发呆,眼神呆滞。追问:她在干什么?学生回答:略(3)重阳节应该干吗?学生回答: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喝雄黄酒。追问:有人陪她过重阳节没?学生回答:没有——她的呆滞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之情。(4)还有哪里表现出作者的孤独寂寞?学生回答: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