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管理的实现)第⼗⼆章公共管理的实现1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公共管理的战略★★1.战略的价值引导(1)能够促使政府从控制转向服务(2)能促使政府与其他社会治理⼒量的合作(3)能推进政府职能顺利转变2.战略管理进⼊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的原因:(1)私⼈部门战略管理的⽰范效应。(2)全球化和后⼯业化背景下⾼度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求公共部门重视战略引导的作⽤。(3)⾏政改⾰的诉求。⾏政改⾰促使政府重视外部环境和长远⽬标,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与原则(1)过程①就战略规划制定过程达成共识和明确组织权限。②明确组织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的。③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④SWOT分析。认清⾃⾝问题与优势,把握机遇,规避风险。⑤战略拟定和战略选择。重视理性分析和直觉经验等⾮理性思维的运⽤。⑥战略实施。⑦战略评估与优化。(2)原则①服务原则。以“为⼈民服务”为最终⽬的;体现服务导向。②战略制定与战略执⾏相均衡的原则。既要重视战略制定,也要重视战略执⾏。③全员参与的原则。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保障战略的实现。④合作原则。包括组织成员之间、不同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⑤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注重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强风险意识。考点⼆:公共管理的实现途径★★1.管理途径(1)政府⾏政的⾃觉意识、运⾏机制和管理技术政府要进⾏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实现科学化,贯彻服务理念,遵循技术规律,创新政府的运⾏机制。(2)从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到多元⼒量合作治理在新型的合作式社会治理格局中,政府需要去平等地与⾮政府组织等社会治理⼒量合作,以应对社会危机和推进社会进步。2.政治途径(1)利益分化与利益博弈①在公共管理时代,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都达到了⽆以复加的地步,决定了公共管理是包含着政治内容。②从利益博弈的主体来说,可分为:a.私权之间的博弈;b.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博弈;c.公权内部的博弈。③从利益博弈的结果来看,利益博弈可能会出现:a.“负和博弈”;b.“零和博弈”;c.“正和博弈”。④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看,建⽴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应从以下⼏个⽅⾯着⼿:a.建⽴健全利益引导机制。b.建⽴健全利益约束机制。c.建⽴健全利益调节和补偿机制。(2)政治过程①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政治⼈的政治关系、活动及活动规则的变化与发展过程。②利益表达到利益实现的过程。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发现新问题,进⼊新⼀轮的利益表达,从⽽形成政治过程的连续系统。③政治权⼒的实现过程,具体体现为政治权⼒在与经济和意识形态互动中实现对社会进⾏治理的过程,主要围绕政治权⼒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这个核⼼展开。④社会各利益集团、阶层、政党和政府等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公众舆论的形成、塑造和在选举、⽴法、⾏政、司法等政治运作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的过程。3.政策途径在治理失灵的环境下,政府要重视提⾼⾮政府组织等在政策制定和执⾏⽅⾯的能⼒,引导其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积极承担政策制定主体的职责。考点三:公共管理的⼯具箱★★★1.传统⾏政中的治理⼯具(1)传统⾏政中的治理⼯具:直接⾏政、经济管制、社会管制、政府公司、补贴等。(2)传统⾏政治理⼯具的特点:①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优点是容易实施,资源充⾜,缺点是这种⼲预性特征容易造成政府失败、公私对⽴。②强制性⾊彩和控制导向明显。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时有治理失效的风险。③具体实施⽅式是⾏政命令或控制。2.新的社会治理⼯具(1)新的社会治理⼯具的特征表现①从指挥控制到协商说服。②政府管理技能和赋权技能的提升、公私部门从对⽴⾛向合作。③政府治理⼿段在不断授权和规范中逐步实现治理现代化。④公共管理中,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政府的放权授权,实现了政策主体的多元化。(2)新的社会治理⼯具种类(见表12-1)表12-1新的社会治理⼯具种类3.公共管理⼯具的选⽤(1)治理⼯具选择的影响因素:①治理⼯具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