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1.1劝学学案1无答案鲁人版必修1VIP免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1.1劝学学案1无答案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1/2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1.1劝学学案1无答案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2/2
课题劝学(一)新授课学习目标1、掌握“劝、已、輮、中、跂、彰、假、绝”等文言常用实词和两个常用虚词“之”“而”的用法;2、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背诵课文1、2、3段;2、掌握本文的通假字和虚词“之”“而”的用法。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思想。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輮()以为轮槁暴()须臾()跂()闻者彰()舆()跬()步骐骥()驽马()锲()镂()螯()木直中绳()3、从课下注释中找出下列加点通假字的解释:輮以为轮:通,释义:虽有槁暴:通,释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君子生非异也:通,释义:试一试:你能读准多音字“曲”“省”“假”的读音么?问题展示,合作探究熟读课文第1、2、3段,思考:(1)指出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劝学:学不可以已:木直中绳:其曲中规:参省乎己: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有槁暴:须臾之所学:跂而望矣:闻者彰:假舆马者:绝江河(2)第一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3)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填写原文)学习的意义:比喻达标训练,巩固提升A1、第三段论述的学习的作用,使用了一组比喻句,找出这些比喻句,说说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填写原文,口头翻译)B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翻译)知识梳理,归纳总结1、比喻的作用是:2、本课的通假字有:3、我的困惑:预习指导,新课链接1、将《劝学》第二课时学案做完,不会的做上标记;2、翻译第4段,背诵第4段;3、梳理虚词“之”“而”的用法。学习的作用:比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1.1劝学学案1无答案鲁人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