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高考】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典例题+详细解析模块3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妻子和孩子不属于城邦B.女子和孩子没有公民权C.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D.城邦政治的民主化特点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古代雅典公民权的理解。题干中“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体现了一种从属关系,B项正确。2.(2012·皖南高三联合测评)下图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部法典应是()第二章法的渊源(14)第一节制定法(14)法律(lex)和平民会决议(plebiscitum)(14)元老院决议(16)皇帝谕令(16)A.《十二铜表法》B.《秦律》C.《德意志帝国宪法》D.《民法大全》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由题干目录中的“法的渊源”“平民会决议”和“元老院决议”可以判断,这是罗马法。而且从这部分目录可以反映出这是罗马法的完善阶段,由此可推理这是《民法大全》,应选D。3.(2012·长春期末)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选项叙述历史时期A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古代希腊B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文艺复兴C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宗教改革D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启蒙运动解析:选C宗教改革并没有取消宗教仪式,只是简化宗教仪式,强调信仰得救,不再以天主教会为中介,突出人文主义色彩。4.(2012·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D.文化途径迥异解析:选B政权的更替只是表面现象,国力对比变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种社会形态质的悬殊,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中国明清政权更迭,封建社会在延续;英国则是封建专制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5.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影响力的商人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对1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着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A.利用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积累B.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D.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解析:选A本题考查英国近代的殖民贸易。17世纪英国正处于资本积累时期,东印度公司属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和当今的跨国公司一样,通过投资、融资获得巨额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拉大了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故B、C、D三项是其相同点。当今的跨国公司与殖民时代的跨国公司有本质的区别,故答案为A项。6.(2012·商洛高三期末考试)某人在阅读了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______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中“______”应该是()A.宗教改革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新经济的出现解析:选B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煤是当时主要能源,故工厂都要有烟囱。材料反映的是工厂大量出现,因此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电为动力,“烟囱”不符合这时期特征。7.根据下列图表的逻辑关系,椭圆处最有可能是()A.空想社会主义B.《共产党宣言》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解析:选C社会主义运动第一次从理论到实践是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列宁主义。因此,这里最有可能是巴黎公社。8.1873年,保皇派代表麦克马洪当上了法国总统。1877年5月16日因与总理朱尔·西蒙政见不合,强令朱尔·西蒙辞职。按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麦克马洪的这一做法()A.完全符合宪法的规定B.完全违背宪法的规定C.缺少相关的宪法依据D.必须经过众议院同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