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往事依依》教案1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往事依依》教案1 苏教版_第1页
1/2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往事依依》教案1 苏教版_第2页
2/2
第六课往事依依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2、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教学方法与手段:1、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2、心领口诵,在反复诵读中引起感情共鸣,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备一、导入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二、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词:徜徉浩淼绚丽雨晦镌刻雕镂婵娟感慨万端谆谆教导搜索枯肠2、作者简介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能复述出所回忆的四件事。(2)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一)读《水浒传》(二)读《千家诗》(三)听老师教《南乡子》(四)听老师教《南归》(3)复述四件事: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2、理解作者写作思路: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学生读课文注意思考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四、小结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五、作业1、熟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总结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授后小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六课 往事依依》教案1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