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字、词;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要参加朗诵比赛了,我们班要选择《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作为参赛节目,同学们觉得在朗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提出朗读要求)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匿(nì)笑沐浴(mùyù)祷(dǎo)告嗅(xiù)到罗摩(mó)衍(yǎn)那2、学生再读课文,并做好如何读美语气、语调的批注。3、请学生来朗读,师生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把诗歌读美。4、听朗读录音,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5、学生挑战朗读录音,进行表演读。代表性的诗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想象、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三、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后作答)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想让妈妈知道?3、我是怎样一个孩子,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四、作者介绍(略)五、创意表达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做些什么呢?请用“假如我变成……”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学生自由想象、动笔创作)六、布置作业1、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2、课外阅读《飞鸟集》《新月集》《繁星》《春水》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