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教育振兴民族[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的基础地位;体会我国面临的发达国家教育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能力:通过分析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国教育的现状,学会分析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3、知识: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教育是一种力量;认识到我国教育的严峻形势;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难点:面对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优势压力,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育是一种力量一、导入:1、介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案例:再累也要读书,再忙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2、同时结合教材引言部分材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的题目。问:(1)为什么台湾新读书主义如此倡导?总统如是说?(2)知识和书籍带给我们什么?通过共同的探讨,引出话题: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知识的获得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我们生活、振兴民族的伟大力量。二、新课学习:教育是一种力量。(一)你说我说:请同学们说说从过去到现在,你所感受到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比如衣、食、住、行、用等等)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知识改变生活”的材料,并作简单分析。(二)我来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教师(归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科技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教育是基础,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种力量。(三)七嘴八舌出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阅读教材P56阅读空间狮子和羚羊要竞争必须“学会奔跑”寓意深刻,对人而言,教育更是一种力量。同时举例说明(见附录2)。(四)畅所欲言教育往往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引用身边的事例及教材事例来说明。设想: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五)澄清误解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比尔*盖茨不是大学多没毕业吗?指出接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从比尔*盖茨引出“知识经济“。(六)释疑解惑教师问:现在社会上常流行一个词“知识经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同时通过教材“日本重视教育”和师生共同补充相关例子(如袁隆平与中国威胁论)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知识对创造价值的作用,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七)信息平台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确保竞争的成功?转入下文: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出示各国重视义务教育的举措,特别是我国义务教育状况。(关于我国的义务教育状况,这部分内容与下一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建议放到下节课学习,这里只简单地了解即可。)(八)社会调查请教你的长辈,了解他们对知识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以及知识更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你的父母、亲友是否还在学习,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本内容在第五单元中还会涉及,这里不必细说,可以放到课后完成,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即可: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三、备课反思:关于“终身学习”,本人认为,根据教材P59周宁爸爸的材料,更加能引伸到学习的话题,但在第五单元中还将专门设计“活到老,学到老。”的话题,在此我只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不知这里有没有必要细说,与各位探讨。四、巩固练习:1、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2、辨析: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老百姓再富不能“富”孩子。第二课时我国教育的现状一、导入:等式填写,人口-教育=?人口+教育=?在师生共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