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第一课时一、揭题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谁会用它来组词?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2.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3.写题4.齐读课题5.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6.检查预习:预习了课文,你觉得鼎湖山的泉声怎样?课文哪几节写了泉声?二、自学课文,思考问题我们只是预习了课文,就感觉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如果我们用心细读课文,一定会对这泉声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来读课文描写泉声的第二节和第四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方式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三、讲读第二节(一)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作者白天听泉。他听到了怎样的泉声?1.(找句子)点出:淙淙指读2.(找句子)点出:不绝于耳理解词意读词读句3.(找句子)点出:清纯悦耳指读齐读句子4.(找句子)点出:欢快活泼齐读句子(二)教师小结:在轻纱似的薄雾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错流泻,时隐时现。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和安用心爱心专心1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在每一位游客的耳边、心头回荡。能把这一节读好吗?四、讲读第四节到了晚上,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看第四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泉声呢?1.媒体点出:小溪、涧水、无数道细流、飞瀑急流2.请你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听听这是哪一种泉声?(播放媒体)3.作者主要写的就是这四种泉水的声音。齐读这段话。4.夜是那么的寂静,作者身处山中,耳边传来丰富多彩、不绝于耳的泉声,他不但在用心聆听,更在细细品味。下面老师给大家放一段画面,请大家和作者一样细细品味。注意:我们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心听,更要用心品味。一会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播放媒体,师配乐朗读)5.学生谈体会。6.师相机播放乐器声,同时媒体出现: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7.读好这些词。8.引说:这轻柔的声音其实是——小溪的声音;这清脆的声音其实是——涧水的声音;这厚重回响的声音其实是——无数道细流的声音;这雄浑磅礴的声音其实是——飞瀑急流的声音。9.鼎湖山的泉声真像音乐一样妙不可言啊!这就是作者用心聆听、品味的结果。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觉放到文字中,通过读来表现。11.指读。12.分角色读。13.师通过提问总结“这小提琴是谁拉响的?这琵琶是谁弹响的?这大提琴是谁拨响的?这铜管齐鸣是谁奏响的?”(大自然)14.引读: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一些泉声——五、总结。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声如歌、如诗,多姿多彩,不绝于耳。美吗?妙吗?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它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它。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用心爱心专心2品味才能听出来。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六、作业。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到鼎湖山泉声的多美响,感受到泉声的丰富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在读中感悟。2.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变化多端,体会泉的趣味。三.教学准备录音,投影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