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内容虎门销烟教学重点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教学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我们这里有一些他们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你认识的就说一下他的名字。2、提问:有谁知道他的一些事吗?简介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4、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查字典理解“销烟”的意思。)5、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一起来听课文录音,思考一下几个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交流。(指名答)2、自读课文三、逐段朗读课文1.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答)请6位同学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请仔细听清楚他们的朗读有没有错误。(师生评议,纠正错误的朗读)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生字。看谁记得最快。都记住了吗?谁认为哪个字最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的?书空泄、毁、寨。同桌互相抽查。1.看拼音,写词语。Xiāoyānhǔményánbā()()()qīwǔshuǐxièbùtōng()()2.组词:消()除()侮()销()徐()海()请大家做在自备本上。校对答案。二:练习:1.复述课文A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指名答:板书: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B同桌练习复述。C指名上台复述。(师生共同评议)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2四、指导写字: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的日子()的工人挤得()装点得()()盐巴()的气味()的海滩()池内()的大海2、判断搭配是否恰当壮烈——死亡()展示——成果()悲惨——命运()侥幸——心情()反应——迟疑()3、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首先我们来看看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三、小结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加上了“半”这个字,这个字直到1949年10月1日才真正去掉,在这么多年中,虽然这个半字未能去掉,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侵略者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小刀会等等,从虎门销烟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到结束,中国人民都未曾屈服过。二、精读课文1、请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伟大壮举)(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过渡:课文中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小三角”)“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一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2、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事件之“壮”。出示: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3)、指导朗读a、先让学生自读感悟。b、指名学生读,评论。观看录象。场面壮观,礼台上下庄重、肃立。c、再读。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