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要求认知目标:学习生字13个,理解“淹没”、“包围”、“推举”等15个新词,会用“努力”“顾不上”“有的…有的……”造句。情感目标:了解古代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大禹征服自然的坚定决心和不顾个人利益的无私精神。行为目标:复习查字典,学习给词语中的字选择字义。分层目标:复习查字典,学习给词语中的字选择字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古代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大禹征服自然的坚定决心和不顾个人利益的无私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淹没”、“包围”、“推举”等15个新词,会用“努力”、“顾不上”、“有的…有的……”造句。突破口: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按要求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1、2。[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释题质疑。1.揭示课题:三过家门而不入。2.指导学生理解:三过、不入、而。要求学生解释课题。3.鼓励学生质疑: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二、预习课文。1.指名读“预习提示”,解答:谁三过家门而不入?2.根据预习提示分步预习课文。(1)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2)分析字形,想办法记住字形。(3)划出生字组词,想想词义,不理解的用“?”标出。1(4)再读课文,用“——”划出禹第一次过家门时,对同行者说的话。三、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组词,读准字音;2.认清字形(填空):“禹”字有()画,第8笔是()。“妻”字有{)画,第6笔是(’)“制”字有()画,第5笔是()。区分:“制服”“治水”3.理解词语。(1)确定词语中带点宇的意思,用√表示。洪水①大()②姓()凶猛①力量大()②忽然()推举①向上抬()②提出()③推选()正巧①技巧()②灵巧()③刚好()(2)词语解释:灾情、郑重;制服、重任在肩方法: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互相释义。4.交流划出的禹对同行者说的话。(1)指名读,齐读。(2)思考禹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3)完成课后练习1的填空。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重点]从禹的话人手,体会禹以国事为重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大禹征服自然的坚定决心。[教学过程]一、读禹的话,理解人物品质1.复习引入:指名读禹说的两句话。2出示第一句话: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质疑:(1)禹为什么说“治水要紧”?(2)灾情严重到什么程度7(联系课文第一节回答,从中体会禹一心治水、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3)禹为什么要不停下脚步,边走边说?(体会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2.过渡:正因为禹一心为老百姓着想,所以当同行的人劝禹回家住几天,看一眼从没见过的亲生孩子时,禹会郑重地说……(1)齐读禹的第二句话。(2)理解“重任”、“国事”。(3)想象:禹说这话时,心里会怎么想?(得出禹是一个这样的人: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的私利。)3.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同行者和禹的对话。4.扮角色演一演禹第一次过家门的情景。二、多方面体会禹的精神1.小组讨论:再读课文,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人?说说理由。2.交流。抓住以下几方面:人们推举禹带领大家治水。新婚不久,就领着治水大军出发了。另两次过家门而不入。(重点词:顾不上)三、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过渡:正是禹的精神感动了人们,大家努力治水,终于制服了洪水。齐读最后一节。2.体会“15年”,说明禹征服洪水的艰难。3四、总结全文1.感情朗读全文。2.返回课前质疑,回答: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3.教师小结。五、指导完成课后练习3及造句六、布置作业1.默写词语。2.听写句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