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与清明节林前6:12、10:23基督徒面对“清明节”,是消极躲避,是糊涂参与,还是积极应对呢?一、了解节日的来历我国历来看重清明节这个日子,因为:1、它是节气“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古书《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时节气温开始升高,雨量增多,乡村开始春耕春种,有道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个时节万物复苏更新,充满生机和活力。2、它是节日“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日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清明节仍是我国传统而且重要的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给人休闲与进行扫墓的活动。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合二为一,包含了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内容,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家族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扫墓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看重,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可以说清明节体现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清明节到来,人人都在此时为已故的亲人扫墓,以尽自古流传下来的孝道。作为基督徒,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让信徒参与,或劝他们不明不白的参与,都将是亏欠神与亏欠人。那么,基督徒可以扫墓吗?当然可以!我们去扫墓,顺从的是圣经真理的教导,而非仅是传统的习俗。基督徒可以扫墓的经文依据:雅各在他的坟上立了一统碑,就是拉结的墓碑,到今日还在。(创35:20)我对王说:“仆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欢,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2:5)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太28:1)因此,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应当正视清明节,不但不能回避,反而应从属灵的高度和见证基督福音的角度对待清明节这个传统的节日。二、知道真理的禁戒清明节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不是可以任意而为呢?不是的。重要的是“当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督徒在清明节要知道当弃绝的事:1、不跪拜“跪拜”,也就是祭祀、祭拜。圣经明确记载:首先,不准拜人(连先知、使徒都不可)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唯独末底改不跪不拜。(斯3:3)彼得一进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脚前拜他。彼得却拉他说:“你起来,我也是人。”(徒10:25-26)有城外宙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圈来到门前,要同众人向使徒献祭。巴拿巴、保罗二使徒听见,就撕开衣裳,跳进众人中间,喊着说:“诸君,为什么做这事呢?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我们传福音给你们,是叫你们离弃这些虚妄,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神。(徒14:13-15)其次,不准拜天使这些事是我约翰所听见、所看见的,我既听见、看见了,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他对我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启22:8-9)最后,只准拜上帝唐崇荣牧师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祭”如果没有代替敬拜,就不构成宗教性;但是,“祭”如果代替了敬拜,就是侵犯了神的权柄。所以“祭拜祖先”就是等于祭拜偶像,违反了十诫第二条,“不可雕刻并跪拜偶像”。(参出20:4-5)对于偶像,连屈膝都不可。王下5:18乃缦说:“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其实,基督徒男孩求婚单膝向女孩跪下,也是不太合理的。那么,向逝者鞠躬可以吗?我家乡教会的答案是不可以;建议是可以静站默哀。我个人也赞同家乡教会的传统立场!从以上我们可知,基督徒不拜活人、死人、先知、使徒、伟人和君王,不拜天使,不拜任何偶像,只拜真神上帝。2、不烧香圣经中出埃及记、历代志上下、路加福音,启示录都都记载了有关烧香的事,甚至希伯来书描写圣殿、至圣所里面,有烧香用行动金香坛。但我们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