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鹊踏枝·谁道闲情》一、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温庭筠、韦庄的词,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2、通过鉴赏冯延巳、李璟、李煜的词,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风格。3、尝试用浅近的文言文写一两则词话,记录下你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二、教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专题导言”导入新课补充: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2、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情调伤感而意境开阔,结束了“花间”,开启了北宋词。3、本专题学习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所选六首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和南唐词的艺术风格。二、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1、作者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2、结合注释自读。提醒注意:一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注解,诗无达诂。以小注②“小山”为例,此处理解为床榻围屏上的庄试图案更恰当,“明灭”是锁眼关照到有金碧螺钿装饰的围屏上呈现出或明或暗、金光闪烁的景象,闺中的寂寥在它的映衬下,显得更加下鲜明。3、齐读,整体感知,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鉴赏第一步,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贵族、美丽、孤独、寂寞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4、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先解析题目,明确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这也是鉴赏的第二步),讨论完成。描写:肖像、动作(细节)、着装5、说说你体会到抒情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怀?你以为其中是否有所寄托?(结合作者生平遭遇个抒己见)提示: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6、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7、整合前边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形成一段完整的赏析文字,由学生完成。第二课时(赏析《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本课教学目标1、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2、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3.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比较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二、教学过程1、导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名句,高一必修一柯灵的《乡土情结》一文中曾引用。2、作者介绍韦庄(约公元836年一公元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应物四世孙。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除左补阙。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为西蜀王建掌书记。天桔四年(公元907年),劝王建称帝建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终于蜀,谥文靖。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后人又称“韦浣花”。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韦庄的《菩萨蛮》词,共有五首,前后呼应,一气流转,是在章法结构方面极有次第的一组作品。与其他词人随意为某一曲调填写许多首歌词的情形,颇有不同。韦庄曾多年流寓江南,即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