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走进书里去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2.学认生字、新词,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情境中识字。3.学习略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设计(A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齐读课题,说说题意。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二、教学新课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及词语。3.学认生字及词语。伶:(左右,7)伶俐俐:(左右,7)伶俐敏:(左右,攵,7)敏感、灵敏、机敏捷:(左右,8)敏捷、捷径,捷足先登荧:(上下,艹,6)荧光屏、荧光愉:(左右,9)愉快、愉悦、喻:(左右,9)比喻、家喻户晓宴:(上下,7)宴席韵:(左右,音,4)韵律、音韵途:(半包围,7)途径、用途4.质疑: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研究解决。5.巩固练习。三、布置作业:写生字,组两个词。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读课文,检查读课文的情况。2.认读生字词语卡片。二、教学新课。1.指生读课文,画出有几个自然段。2.略读课文,教给读书的方法。3.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文中哪些句子最感兴趣。4.说说与读书有关的成语。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复述课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处理书后练习题(举行小小辩论赛)教学过程:基础知识练习题。1.填字组词聪明伶俐、无奇不有、聚精会神、轻松愉快、细嚼慢咽、多彩多姿、囊萤夜读、手不释卷、其乐融融2.找出课文中两个词的反义词。深邃——肤浅、细致——粗糙3.读一读,背一背。4.举行小小辩论会。(分组辩论。)辩题:正方:看电视能代替读书。反方: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板书:走进书里去阅读书籍——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2教学设计(B案)一、由题入手,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看课题,大家齐读一遍,读后你有什么问题?二、组织辩论1.指导学生由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2.确立正反双方,找出理论依据,选举双方辩手。(双方所找的论据必须在书中所列举的依据基础上再提升)(分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是适时地进行点评。注意阅读也好,看电视也好都有可取之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有的科普知识的获取看电视会更加形象、直接、生动些。)三、达成共识。“实际阅读与通过荧光屏观赏的利与弊”问题。四、课后作业:1.制定读书计划。2.完成课后练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