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李商隐诗两首【大成目标】1、借助词典,掌握字词和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3、了解李商隐朦胧晦涩的诗歌风格。4、学习诗鉴赏手法的运用(重难点)。【使用说明】1、朗诵记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建议两课时。一、基础荟萃,夯实记忆。(20分钟)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锦瑟(sè)弦(xián)柱惘(wǎng)然马嵬(wěi)未卜(bǔ)宵柝(tuò)晓筹(chóu)驻(zhù)马3、文学常识:⑴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李义山诗集》。4、李商隐名句集锦: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基础案(40分钟)朗诵诗歌,借助词典,自主完成;小组检查,黑板展示,教师点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二、各显所能,放声诵读,初步理解感悟诗意。三、小结回顾一课之得。(5分钟)一、阅读《锦瑟》思考问题1.揣摩《锦瑟》各联所传达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简要描述。(5分钟)【明确】第一联,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尽管时隔多年一切都变得朦胧凄迷,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达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给人以无限的悲伤无奈与怅惘。这里具体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很珍重这份“感情”。“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升华案(30分钟)1、主思考解决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阐述观点诵读提示:1、小组成员尽情朗诵,互相评价。5分钟。2、小组代表朗诵展示,学生、教师互相评价。10分钟。问题提示:1、你能背诵两首诗了吗?加油啊!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请写下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5分钟)【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3.《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5分钟)【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也有区别。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