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通史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19
(通史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19
(通史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19
第15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列强利用获得的特权,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等。2.表现(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加快。(2)农业: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3)手工业: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4)商业和金融业: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影响(1)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2)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买办出现。教材补缺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18世纪60年代兴起散商贸易,随之产生外商代理行号。1840年以后,外国在华洋行日益发展,是外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1.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2)途径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②部分官僚、中小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如陈启源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③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3)表现:新设50余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2.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有利条件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大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③人们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3)代表企业: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4)影响①经济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②政治上,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转向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归纳小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⑤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2)通信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③19世纪80年代初,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3)大众传媒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选修4)1.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并完成任务。2.建成滦河大桥:詹天佑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3.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修建京张铁路存在资金、时间等重重困难。(2)过程:1905年,詹天佑亲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苦勘测和确定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中的难题,设计出“之”字形线路(延长了坡面,减小了坡度)。(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4.年过半百的詹天佑仍以饱满的热情忙于铁路事业,勘测、设计和指导了多条铁路。5.维护国家权益(1)支持保路运动:清政府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人,詹天佑身处逆境仍积极支持保路运动。(2)主持苏俄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为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农村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也具有天然的抵抗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没有完全解体。针对练1(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题,8)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第15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