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新闻两则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理解和积累词语。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一、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整体感知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2.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三)问题探究:1)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2)主体部分可分为哪几个层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3)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谈谈表达效果。四)语言特点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明确:(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明确:(“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3、从文中找出表达准确的词语:明确:如“1000余华里”“24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4、从文中找出表达简洁而具有气势的词语::明确: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教师总结:1)准确2)简洁而有气势。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五).拓展延伸根据新闻材料找出导语和主体部分六)小试牛刀七)作业布置备注:PPT一份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西(较详)中(略)东(详)长_______________横↓↓↓↓渡______________江(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